精选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范文锦集六篇

文化屋 人气:6.53K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范文锦集六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运用多种形式练习稳定的节奏感,初步培养幼儿的多声部协调配合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扑克牌1副,插牌用的底卡4条(自制,以便将幼儿创作出的节奏卡片展示出来)。

2.金属类(三角铁、碰钟等)、木制类(双响筒、响板等)、散响类(串铃、铃圈等)、鼓类4类乐器与幼儿人数相等,分类摆放在小椅子下面。小椅子在活动室内摆成半圆。

3.金属类、木制类、散响类、鼓类打击乐器卡片4张,磁板1块。

4.录音机,《老友进行曲》、《铃儿响叮当》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幼儿听《老友进行曲》,一个跟一个走进活动室,按顺序坐在小椅子上,随音乐拍手。

教师在幼儿面前的地上摆8张背面向上的扑克牌(简称白卡片),即白白白白 白白白白。教师从左到右指卡片,幼儿看教师指挥打拍节。(教师注意在指挥这8拍时,正好与《老友进行曲》的一个乐句合拍。)

幼儿节奏拍稳定后,教师任意将一张白卡片翻过来(正面向上的扑克牌简称花卡片),表示拍到这一张时空拍。

如:白花白白 白白白白

拍空拍拍 拍拍拍拍

教师可任意改变花卡片位置,同时点指卡片指挥幼儿拍节奏,游戏玩到《老友进行曲》结束。

2.提问:刚才玩的花卡片、白卡片游戏还可以怎么玩?

(1)花卡片代表一个字,白卡片代表一个字。

如:白白花白 花花白白

叮叮当叮 当当叮叮

(2)花卡片拍身体的一个部位,白卡片拍身体的一个部位(即声势)。

如:白花白白 花白花白

手腿手手 腿手腿手(拍)

3.请幼儿摆卡片设计语音和身体声势。

幼儿分4组围坐,每组发8张牌,1个插牌用的底卡。幼儿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分别将每组插好的卡片贴在磁板上,各组幼儿到前面表演自己创编的节奏及语音、身体声势,其他幼儿跟着学一学。

4.猜一猜,花卡片和白卡片还有几种玩法――用打击乐。

幼儿自选乐器坐在相应的小椅子上,师生协商哪一类乐器打哪一条节奏卡片。将4类乐器卡片贴在相应的节奏卡片旁。此时花卡片代表空拍。

(1)放《铃儿响叮当》音乐一段,各组幼儿敲打击乐,教师指挥。各组可调换节奏卡片。

(2)教师提建议:4类乐器和4种节奏一起打,每1组请1名幼儿指挥,放《铃儿响叮当》音乐,练习一两遍。

如果4类乐器合在一起打,幼儿掌握不了,也可以两类乐器打一种节奏卡片,另两类乐器打另一种节奏卡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学会《大中国》舞蹈的基础上,学习用乐器为乐曲伴奏。

2、借助舞蹈动作的暗示,尝试选配乐器演奏方案

3、看指挥协调地一致地演奏。

活动准备:打击乐器:小玲、铃鼓、圆舞板若干 磁带,音响,幼儿人手两根彩条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表演舞蹈《大中国》

二、学习探索用拍节奏,表现《大中国》舞曲。

1、刚才,我们小朋友舞动彩条表演《大中国》,下面,我们来学习拍手伴奏表演《大中国》音乐好吗?

2、教师反馈幼儿的想法,并将挥动彩条的1-17喝4-25小节的动作改成拍手的动作。

3、幼儿随乐练习改变的动作

4、幼儿尝试看教师指挥做拍手的节奏动作。“我来指挥,你们看我的动作,我指到哪里,哪里的小朋友就拍手。”

三、幼儿讨论配器方案

教师:你们觉得什么动作可以做摇铃的动作?拍手的动作可以用什么乐器呢?

四、幼儿尝试看指挥用乐器演奏。

1、幼儿看指挥做乐器的模仿动作。

“我们不拿乐器,跟着老师的指挥做乐器的模仿动作,小铃是什么样子?铃鼓?呢?圆舞板呢?”

2、幼儿看教师的指挥用乐器演奏。

“请小朋友轻轻地把乐器拿起来,看老师的指挥演奏。”

3、幼儿尝试交换乐曲演奏。

“现在,请小朋友把乐器放在自己的椅子上面,换一个座位,拿新乐器演奏”

大班音乐韵律教案:遇见舞

幼儿园大班音乐韵律教案:遇见舞

演唱部分动作建议

前奏 随乐做拍手的动作

1-4小节, 随音乐节奏做“走”的动作,并在最后一个音符时拍手。

5-6小节, 背对背扭扭屁股。

7-8小节, 面对面做鬼脸。

9-10小节, 同5-6小节。

11-12小节, 同7-8小节。

游戏玩法建议

1、合乐做动作模型:幼儿自己随乐做动作。

2、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两名幼儿游戏。

3.大公鸡来了时(低八度音乐响起间奏):幼儿定住,摆一个造型静止不动,“大公鸡”在其中来回走动,以多种方式逗毛毛虫。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旋律,能合乐做出“扭屁股”、“做鬼脸”的逗乐动作,并保持造型不动。

2、迁移故事情境,与同伴合作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空间方位,并创编不同的鬼脸动作。

3、享受运用肢体、表情动作与同伴玩诙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剪辑好的音乐、电脑播放器、幼儿人手一只手腕花。

2、经验准备:幼儿有站双圈跳集体舞的经验。

【活动过程】

1、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活动。

师:一天,在草地上,毛毛虫们在找朋友做游戏,他们找到了一个好朋友,扭扭屁股做鬼脸。玩得正高兴,一只爱吃毛毛虫的大公鸡来了,毛毛虽立刻一定不动,大公鸡以为是石头就走了。

2、创编“扭屁股”“做鬼脸”的动作模型。

师:我是一只毛毛虫,我要去找朋友了,扭扭屁股,每个人都扭一扭,还要做鬼脸,怎么做?

3、初步感受音乐,并合乐做动作模型。

师:现在,毛毛虫们,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坐在椅子上玩一玩。(2遍)

师:毛毛虫们轻轻起立,我们一起听着音乐站在椅子前玩一玩。(1遍)

4、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

(1)师:毛毛虫要和朋友背对背扭屁股,还要面对面做鬼脸逗乐。你们可以怎麽做?

(2)师:请你和你的好朋友找个空地方试一试。

(3)请个别幼儿示范。

(4)教师哼唱音乐,幼儿随乐做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

(5)幼儿随乐游戏。

5、创编不同的做鬼脸逗乐的动作。

(1)师:还可以怎样做鬼脸逗乐?请你来试试。看看他的鬼脸是怎么做的?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他的手是怎么放的?

幼儿听音乐变换鬼脸造型进行游戏。

6、迁移双圈舞的经验,换朋友进行游戏。

(1)讨论换朋友的方法。

师:我们在跳舞时换朋友,经常用什么队形换朋友?

师:现在男生站在里圈,女生站在外圈,男生不动,女生换朋友,怎么换?

师:做什么动作的时候换朋友的?拍手时又是和好朋友在做什么呢?

(2)教师哼唱音乐,幼儿站双圈尝试换朋友。

(3)幼儿听音乐完整游戏。

7、戏剧游戏:毛毛虫与大公鸡。

(l)师:这回啊,毛毛虫们,可能在玩游戏的时候真有大公鸡要来做我们哦,我们要怎么样?能不能动?我们先试一试,我来挠挠这只毛毛虫,嗯,他没动,是个小石头,这只呢?

(2)邀请客人老师扮演角色参与游戏。

三、友情提示

1、在游戏活动环节组织过程中,教师遵循团体律动的傻瓜教学流程:放事一一动作一一音乐一一游戏(动作方位、游戏、交换舞伴等等),采用逐步累加游戏元素的教学策略,先引导幼儿创编、熟悉动作模型,在初步熟悉动作模型和音乐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探索背对背扭屁股及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接着再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鬼脸造型并游戏,最后再加人大公鸡逗引的游戏玩法。

2、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可调整游戏难易度,如,降低难度时,可在音乐的第2、第4小节时,不必强调幼儿在乐句句末拍手。

大班黄梅戏表演唱:新猴子学样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设计背景

在音乐响起的时候,幼儿可简单做动作,小毛驴是怎么走路的,怎么跑的,等动作。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乐意随音乐表演,体验韵律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创造性地运用较丰富的动作和表情表现歌曲的内容和情感,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能熟练的用汉语说出儿歌,并大胆的唱出来。注意重点学习词语,摔、皮鞭、得意等词语。

活动准备

1、歌曲《小毛驴》教学光盘 。

2、挂图

3、可以让幼儿提前熟悉歌曲。

活动过程

1、出示《小毛驴》歌曲挂图。

教师;"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个动物朋友。小朋友猜一猜它是谁,听一听,发生了什么事情?”

2、播放歌曲《小毛驴》。

请幼儿随音乐打节奏,感知歌曲欢快诙谐的'曲调,说一说歌曲里唱了什么

3、教师示范表演?《小毛驴》(边唱边做动作)。

4、学习创编动作。

鼓励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教师可启发幼儿:“骑小毛驴的动作可以怎样做?”“怎样表现很得意的样子?”

5、请幼儿听音乐,把自己创编的动作连起来,完整地表演。

6、请某个幼儿带领全体幼儿随音乐表演。

7、请幼儿两人一组相互边唱边表演,看谁表演得更有趣。

8、请全体幼儿欣赏个别小组表演。

教学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让幼儿可简单的听到儿歌里的汉语词语。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4

大班音乐教案《圆圈舞》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音乐舞蹈中感受交换舞伴的快乐,学习英国民间舞蹈《圆圈舞》,感受4/4拍与3/4拍的交替音乐节拍,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音乐《圆圈舞》含反思教案吧。

设计思路:

大班下半学期开始尝试性的让幼儿接触各种形式的舞蹈,《圆圈舞》是一种起源与英国的舞蹈,它通过舞蹈中的"问好、握手、交换舞伴"等细节帮助一些陌生的人更快的成为朋友。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我觉得,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前提,只有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才能使活动具有生命力,活动才会真正的属于幼儿一、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学习。音乐教育作为幼儿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应激发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动性。《圆圈舞》出现于英国乡村舞蹈,肢体动作并不丰富,动作简单、规律、通常都包括交换舞伴的环节,十分简单易学,很适合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幼儿的兴趣也非常高。

新《纲要》中指出:老师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要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学习,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圆圈舞》活动中,教师都让音乐"说话"、让幼儿"说话"、让图谱"说话",引导幼儿倾听音乐并熟悉音乐旋律,从而更好的进行舞蹈的演绎。

活动目标:

1、学习英国民间舞蹈《圆圈舞》,感受4/4拍与3/4拍的交替音乐节拍

2、在音乐舞蹈中感受交换舞伴的快乐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重难点:

学习民间舞蹈《圆圈舞》中交换舞伴并向伙伴问好;学看图谱,根据图谱来排列相应的队型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音乐CD、ppt、图谱幼儿前期

经验准备:理解图谱中各个图形的含义(如:○代表妹妹;□代表弟弟等)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教室--《宾果》(Bingo)CD播放《宾果》音乐,幼儿在音乐伴奏下根据老师手势的暗示,改变队型进入教室。

A队型--1人变2人B队型--2人变4人C队型--4人变2人D队型--2人变1人,围成圆圈【设计意图:律动音乐《宾果》是一首节奏轻快、跳跃的曲子,它不仅能渲染现场气氛,更能帮助幼儿更快地进入音乐带来的奇妙世界,感受音乐的快乐。】

二、音乐舞蹈《圆圈舞》

1.《圆圈舞》的起源。

--师:"在英国有一种传统的舞蹈《圆圈舞》,它是种神奇的舞蹈,它能让原本彼此不认识的幼儿在跳完《圆圈舞》后很快的成为好朋友,因此人们也叫它《交谊舞》。"【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介绍,让幼儿了解一些关于欧洲等地区的民间舞蹈,拓展幼儿的音乐知识与眼界。】

2.《圆圈舞》的欣赏与音乐解读--师:"听听看,你发现了歌曲里的哪些秘密?"(《圆圈舞》是4/4拍与3/4交替的音乐节拍)--师:"听了这个曲子你的感受是怎样的?"【设计意图:《圆圈舞》的曲式结构是A、B两段体,幼儿可以非常容易地进行区分。但是《圆圈舞》的音乐节拍是有变化的,且变化不明显,幼儿不容易区分,需要在老师的暗示和反复欣赏音乐后才能进行区分。因此,在欣赏音乐环节,需要老师单独"拎"出来,幼儿只有在理解音乐的节拍后才能将舞蹈进行演绎。】

3.《圆圈舞》的图谱队型--师:"看看《圆圈舞》的图谱,你能根据图谱找到自己的位置吗,试试看!"图谱1(即动作分解1)--请幼儿们站成圆圈,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组成一队舞伴。

图谱2(即动作分解2)--女孩手拉手向圆心方向走一个八拍,男孩原地站立。

图谱3(即动作分解3)--男孩向圆心行走一个八拍,行走到自己的女伴左边(位置不变),并将双手从女孩前面伸出。与两边男孩的手相拉,女孩原地站立。

图谱4(即动作分解4)--1.男孩将双手举起并翻到身后去,女孩从男孩双手举起时搭成的"小山洞"中钻过去,但不移动脚步。2.女孩将双手举起并反到后面去,男孩从女孩举起时搭成的"小洞"中钻进去,但不要移动脚步。此时,男孩女孩的双手都在身后且女孩的手在男孩手的上面。

图谱5(即动作分解5)--所有的幼儿都放开手,所有的幼儿向后转身并拉住自己舞伴的手,回到第一个大圆圈的位置。

图谱6(即动作分解6)--回到自己的位置后,舞伴面对面。

图谱7(即动作分解7)--女孩和自己的舞伴面对面并用右手相握,从舞伴的左边想圆圈方向走。

图谱8(即动作分解8)--幼儿们彼此背对自己的以一个舞伴,而面对新的舞伴。

图谱9(即动作分解9)--音乐结束,回到动作分解1开始重复整个舞蹈。

【设计意图:通过图谱即动作分解(ppt)的展示,帮助幼儿更快地学习舞蹈动作和舞蹈队型。】

4.《圆圈舞》视频观看【设计意图:通过《圆圈舞》的视频观看,帮助幼儿更直观地学习舞蹈。】

5.《圆圈舞》完整表演--师:"现在,我们一个个弟弟都是英国绅士,一个个妹妹都是英国淑女,让我们跟随音乐共同跳起这神奇的舞蹈《圆圈舞》。

三、音乐舞蹈出教室--《圆圈舞》

完整播放音乐,音乐舞蹈《圆圈舞》

【设计意图:完整表演舞蹈《圆圈舞》,体验舞蹈的快乐。】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教师在以彩带舞的轨迹请幼儿在圆圈上进行添画,完成后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画讲述一个故事。老师在示范时更多地是添成太阳花朵等几幅简单的图画,没有更多给幼儿观看一些关于圆圈可以变成什么的案例,所以导致幼儿在画的过程中都是和老师一样的,并且在讲述故事时幼儿也不能很好的讲出。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5

课题生成:

在进行有关“马”的主题活动时,为了进一步促进幼儿加深对马的认识,我结合了二胡独奏曲《赛马》进行音乐欣赏活动,它是我国著名的民乐乐曲,不失为幼儿音乐欣赏的好教材。我将一首结构比较复杂的器乐曲诠释成特定的情景表演,让幼儿去了解它、接纳它、表现它,运用多通道参与理论的方式,让幼儿通过欣赏、律动、打击乐演奏活动让幼儿自发的投入到听、说、想、做、演的活动中来,进行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从而生成本课题。

课题名称:骏马奔驰保边疆

教育目标:

1、通过观看木偶表演,欣赏乐曲《赛马》,根据音乐形象和情绪,`用筷子随节拍较投入地进行表演。

2、 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和提供的材料,积极探索尝试用筷子不同的敲击方式,并探讨其他乐器如何进行合理的匹配。创造性的表现自身对音乐的感知。

3、培养幼儿对欣赏乐曲的兴趣及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活动准备:四种颜色(红、黄、白、黑)的木偶马饰,二胡曲《赛马》,共四组幼儿人手两把筷子,串铃,圆舞板,小铃,实物二胡。

活动过程:

一、 情景导入

老师:在一片美丽的大草原上奔跑着四匹骏马,一匹红马、一匹黄马、一匹白马、还有一匹黑马(相继出现马饰),看----它们来啦!(两位老师手持马饰,随乐进行木偶操作)幼儿边听乐曲,边欣赏木偶表演。

二、 分析音乐,将音乐情境化。

<1>师幼讨论:刚才的音乐听了有什么感觉?你们看到它们在干什么?幼儿回忆刚才的情景表演,讨论音乐情节。在此基础上教师小结:对,刚才小朋友看得很仔细,听得很认真。这首音乐听上去很欢快、奔放,表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群马飞奔,你追我该的动人场面。

三、幼儿根据音乐情节大胆表现音乐。

<1>教师示范随乐用筷子敲奏。

① 教师:你应该表演什么颜色的马?为什么?幼儿:我坐的是红色的椅子,就扮演红色的马。

② 教师:你怎样表演马在奔跑?幼儿1:我可以象骑马的叔叔那样挥鞭;幼儿2:我可以喊“驾——”

<3>幼儿听音乐,分组用筷子演奏。

① 教师出示小乐器:圆舞板、小铃、串铃。手持木偶马饰:刚才四匹马奔跑时,哪里发出声音?哪种乐器最象马铃声?(串铃)加在单独演奏,还是集体演奏的地方?(集体);哪种乐器最象马蹄声?(圆舞板)加在单独演奏,还是集体演奏的地方?(单独)

② 各请两位幼儿分别加奏串铃和圆舞板,全体幼儿共同演奏。

四、小结:

今天我们大家共同欣赏了我国著名的民乐乐曲《赛马》,它是由弦乐器二胡演奏的,好听吗?下次老师再次带领你们欣赏优美的二胡曲!(出示二胡实物,让幼儿摸一摸,看一看,听一听)。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喜欢中国工夫,体验中国工夫的雄壮有力的气概。

2、激发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中国工夫。

3、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活动准备:

中国工夫音乐磁带、多媒体课件制作。

活动过程:

1、京剧表演:

分男、女幼儿表演京剧中的人物,男孩面戴自己设计的京剧脸谱,小姑娘手拿手绢表演。

2、学习武术表演:

(1)观看武术表演。

刚才,表演了中国国粹京剧,今天,再来看看中国的传统武术吧。

(幼儿观看武术表演)问:中国的武术种类很多很多,你喜欢武术吗?为什么?

武术有什么用?(强身健体)

(2)了解中国武术。

问:你还知道哪些中国武术?你能做做动作吗?

(根据幼儿的回答后播放多媒体软件)(个别幼儿示范做动作,集体学做个别动作)

(3)欣赏歌曲《中国工夫》

问:“听了歌曲你发现了什么?”

(4)表演中国工夫

a、听到慢的音乐时应该怎样做动作?(动作有力、停顿)放第一段音乐幼儿表演。

b、听到快的音乐时应该怎样做动作?(动作有力、连贯)放第二段音乐幼儿表演。

c、下面,把动作组合在一起完整的表演。

今天请你们做小小武术师把刚才你们表演的动作配上去,好吗?

请你们自己找几个朋友一起给歌曲编动作,动作要有力、到位、精神。(表现出中国武术的特点)

d、请多位幼儿上台表演。动作要有力、精神。

e、请幼儿做小老师,可以和他们做的动作不一样,也可以一样。

再请部分幼儿带领大家表演,教师参与表演。

打击乐:

拔根芦柴花刚才表演了雄壮有力的中国工夫,下面小小演奏家听着优美的江南民乐一起来演奏吧!

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当中,孩子们的表现很积极,而且兴趣较浓,和老师的互动很好,目标基本完成。但由于人数较多,在活动中的常规较乱,有个别幼儿出现捣乱的现象,在以后的活动中,应在组织活动的常规养成和纪律性方面加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