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日志15篇

文化屋 人气:2.61W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日志吧,这也意味着,又要开始写日志了。日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的日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育的日志15篇

教育的日志1

1.建立一个和谐的民主型的家庭

对少年期的孩子,一般说来并不要求放任,并不决然反对家长的干预,而是要在父母的关心与孩子的独立之间寻求某种可以接受的关系。因此,父母对子女正确的教育方法就是“有计划地放任”。

一方面,根据孩子的特点让其自然发展、充分发挥其特长,具有一定的宽容性。另一方面,绝不放任自流,娇惯孩子,使其随心所欲。宽容是对孩子的一种信任,承认他们是有各种感情愿望的独立人,纵容则是容许孩子有不良行为,它只会给孩子带来奢求,增加孩子对不合理权利的需求。

在民主型的家庭,父母对孩子的良好行为总是给予鼓励和支持,对他们正当的要求给予肯定和满足,对孩子不正当的要求,则耐心地作出解释,因势利导地加以制止。孩子想用剪刀,家长就教他怎样用,不会生硬地把剪刀夺过来,对他痛加呵斥。

2.对孩子不良的行为连行必要的“惩罚”

“惩罚”不是责骂和殴打,而是对孩子的任性行为施行的一种心理对抗。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做的就一定要做,不行就是一定不行,绝不做出让步。

孩子晚上想看电视,哭着闹着不去睡觉,父母对他的哭闹就不予理睬,把电视关掉,让他去哭.等到孩子感到哭闹的“武器”不灵的时候,他就会自动停止哭闹。这时再去跟他讲道理,他就容易接受了。

3.对孩子的任性进行冷处理

当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撒泼时,父母不要去理睬他,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心疼、怜悯或迁就。更不能和他讨价还价。可以采取躲避的方法,暂时离开他。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无趣而做出让步。这种“冷处理”的方法往往比较有效。

4、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这种方法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孩子。父母可以利用孩子注意力易分散、易被新鲜的东西吸引的心理特点,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

5.采取预防措施

在先掌握了孩子任性的规律后,用事先“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预防任性的发作。如孩子上街总是哭闹着让父母抱,可在出去之前就与孩子说好:“今天上街不要妈妈抱,你自己走,实在累了,可以休息一会儿再走,不然就不再带你出去了。”

6.巧妙运用儿童心理

利用孩于的好胜心理。激发起他们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

教育的日志2

最近在一本《经典阅读》中看到一篇文章,详细地介绍了美国孩子们的书包都装了些啥?这篇文章很吸引我的注意。文章一开头就这样写道:“我早听说过,美国的中小学生没有家庭作业,不排名次,学生的课本用完留给下一年级使用。我想,美国孩子的书包一定会很瘪的!”,但当作者走进了美国的中小学的课堂时候,他发现孩子们的书包也很大很沉,有的学生一个书包还不够用,还得背两个!

作者从美国孩子们的书包中发现了一个大秘密,他们的书包装了不少与他们个人的兴趣相关的东西。比如有这么一位学生,他的书包装了不少的“毛毛虫”,有些同学反对他的做法,但是他却能说出一大堆的道理来:“毛毛虫有一种丑陋之美,它现在还丑,但是当它破茧化蝶之时便成了一只飘亮的蝴蝶,难道这还不美吗?”接着这学生还说在日本有位摄影家还专门拍了一个描述非洲蟑螂在夕阳下飞翔的《丑陋之美》。还有些体育爱好者书包里带的都是关于体育方面器村的东西;有一位爱好化学的学生,经常带着的是五花八门的东西,他上学时迷念上了元素周期表,他将各种化学元素创造性地设计在背心上、运动鞋上、糖盒上,成为一件件艺术品。这些作品曾是斯坦福市青少年艺术展上获奖。最后作者是文中感叹道:“我终于明白了,美国孩子们的书包里,装着的是各自的兴趣和爱好。”

看到这篇文章,让我感到中国在基础教育方面的欠缺。反观我们国内的学校,我平时注意观察到,一些小学生的书包已经变成十分地沉重。有些孩子们的书包因为太沉了,还买了那种用于出外旅游的小拖车来运书包了。现在全国有个流行语叫做:“不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这种话在许多的家长头脑中已是根深蒂固了。君不见,许多的家长给孩子报了些课外补习班,有补乐器的、有补英语的、有补舞蹈的、有补作文的等等,每当看到休息天时一些孩子背着书包奔走在上补习班的路上。我的内心就生出无限的感叹!“这种以牺牲孩子们的快乐的补习活动真能让他们从小健康地成长吗?”现在的不少家长自己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而当孩子们出现像父母一样的陋习时候,他们作为父母没有检讨自身的缺陷,反而将板子打在孩子们的身上,真是荒谬之极!古人就说过这样的话:“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个家长,如果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能奢望孩子们能做到呢?现在的许多家长只看孩子们的考试成绩,用成绩来说明一切,考得好就奖励,考得不好就惩罚,还加上“冷嘲热讽”的心灵惩罚。而很大程度上地忽视了对孩子们的心灵上的鼓舞和激励,忽视了对孩子们的人格修养上的提升和培训。一个人的成长最终起到决定作用是孩子们的个性意志品质方面的情商因素,而现在的许多家长都忽略了。当前有一个笑话,一位在美国从事研究学习的中国博士后国为精神方面的疾病被遣送回国内,她自己称自己这一辈子只会读书,别的事都不会干!这真是莫大的讽刺!

我也曾翻看了身边孩子们的学生的书包,他们的书包里装的多是教材和大量的课程基础训练,还有大量的测试卷,当然也少有什么学霸类的模拟试卷。我知道这些东西不助于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对于孩子们的人格健全和发展却没多大用。经常沉浸于标准化试题中孩子还能在多少创新性和发明能力?成天将头颅埋在没完没了学习中的孩子还能有多少属于自己的梦想呢?当然这种现状原因有两个:一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以成绩来衡量一个学校的办学质量。二是家长们因为要求孩子要上好的大学,逼着孩子们要多学习,要好的考试成绩。这是国内的教育大环境决定的。全中国的教育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为国内的什么考试都需要成绩来说话的。所谓的“过五关斩六将”,说的就是这个事情。而美国的教育强调是“合作、探究和情感需求”方面的教育,以培养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为目标,他们看得是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发挥和成长,他们看重是学生的内心品质和力量,还有学生对于实现自己理想那份执着和热情!最近也看到一篇写美国哈佛大学招生的文章,想来哈佛念书的学生很多,但哈佛的招生原则很奇特,他们看重不是学生发表了多少文章,有多高的分数,他们看重是学生今后在科研上发展的潜在的能力,也就是学生的潜能有多大?为什么美国能培养那么多的诺奖获得者,而我们国内这么多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却很难出一个诺奖的获得者,原因就不难知道了。

孩子们的书包能窥测到一个国家的视界有多大,我从中美两国的书包里看到一些影响中美教育的因素,期待更多的教育家们也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要不中国的下一代真的会毁在我们自己挖的陷阱里!

教育的日志3

国庆这几天孩子放假,在他究竟读哪个班的问题上我也想了很多。儿子倒是依然喜欢大班,但袁袁老师的担心却越来越多。一是大班现在增加了上课的时间,每堂课要接近20分钟,为为通常不能坚持坐那么久,导致他在课时后半段悄悄溜走或开小差,或自由离座。二是有些课程对为为来说难度太大,他听不懂就离座玩其他的去了,长此下去,容易养成上课不认真听讲的习惯。三是大班的小朋友都喜欢为为,但把他当小朋友看待,对他有些特殊待遇,担心他形成习惯,真的认为自己很特殊(这条是我担心的)。综合老师和我的意见,又和中班的莉莉老师作了沟通,都觉得还是让为为读中班好一些。于是,国庆后,为为开始到了中班。

起初担心为为一时不愿离开大班,再加上这样频繁的调班会对他刚刚改变的性格造成不好的影响,我们决定先试读,,每天在中班待一会儿,等他完全适应后再调过去。谁知为为的表现让我大跌眼镜,他第一天过去就很适应,当天就在那儿上课、玩耍,中午午觉还主动跑到床上去。于是,就此为为正式成为了中班的一员。

为为很快发现了读中班的乐趣,不需要坐那么久,每天有很多活动,学习形式上也更有趣,一点都不反感上幼儿园,性格方面好像没什么改变,还是很活泼好动。很多时候还主动把幼儿园教的故事讲给我听。中班的班主任莉莉老师性格很活泼,也很内秀,是个多才多艺、能力很强的姑娘,其实对这个幼儿园早期的几个老师我都有过接触,也很喜欢,觉得她们素质很不错。为为最早上的就是莉莉的班,可惜只上了一星期就遭遇了汶川大地震,再复学时就只能上婴班了。现在转了一大圈,又回到了莉莉班上,可能儿子跟莉莉真的有缘吧。有这样的好老师,有年龄相差不大的孩子作伴,希望为为就此安定下来,好好享受他的幼儿园生活,为自己的童年书写最美丽的华章。

今天是为为班的家长开放日,我做好了为为可能要黏住我的准备。心情很放松地走进她们的教室,找了个为为不容易发现的位置坐下。谁知刚坐下小家伙就发现了我,我只得给他打了个招呼,他一下兴奋起来,我赶快示意他跟莉莉一起唱歌(莉莉正在带孩子们唱歌)。还好他马上明白,只是一边唱,一边瞟着我笑。整堂课内容很多,可能是老师为了展示孩子学到的东西吧,前半段为为都很积极,后半段就坐不住了,看到有几个小朋友因为家人来了跑到家人面前,有的还哭了,为为也溜到我旁边。不过他情绪很好,坐到我旁边的椅子上很幸福的样子,嘴里还不是念叨“妈妈来了。妈妈和我一起上幼儿园”。我走的时候为为不出所料的要跟我一起走,我只能告诉他妈妈下午来接他,然后快速闪开了。后来在监控室里看到他跟没事人一样在那儿看动画片,我知道,我的为为真的成长了。

教育的日志4

20xx年10月,我的母校上海市新场中学将隆重举行“百年华诞”盛典。

1944年12月,我出生在南汇县航头乡果园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小学毕业后,从初中到高中毕业,一直在新场中学寄宿求学,度过了整整六年的中学生活。忘不了上课铃声响过后,校园一片寂静,教室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忘不了师生一起耕耘校地、收获蔬菜、养猪喂兔、腌制咸菜,共度三年自然灾害的艰难日子;忘不了和同学们一起出黑板报、排演节目,参加普通话朗读比赛的课余活动;忘不了雨中送伞、病中送饭、脚痛难行时同学好友争着背我进教室的好人好事;忘不了班主任李曼丽老师带我去上海市区医眼疾、配眼镜的感人情景……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纯朴真挚的师生之情、同窗之谊,尤如电影镜头一幕幕在眼前闪现,就象发生在昨天一样,那样清晰,那样感人,令人难忘!

1963年9月,高中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离开生我养我的故乡,告别培养教育我的母校,和卫则奚、倪九龙、周顺仙、唐文娟等八位同学一起,支边到遥远的新疆伊犁。在各级领导和同事的关心、支持、帮助下,依靠自己坚持不懈的艰苦奋斗、辛勤耕耘,从兵团农四师基层文化宣传工作起步,经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三年的新闻业务学习深造和长期的新闻采编工作实践,逐步成长为一名省级新闻单位称职的主任编辑、记者,担负过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总编室和新疆广播电视报编辑部的领导工作。

在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和新疆广播电视报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期间,坚持不懈勤笔耕,呕心沥血“爬格子”,一心扑在工作上,“衣带渐宽”,两鬓斑白,常常累得头晕目眩,腰酸背痛。妻子见了,总是心疼地劝说:“都快退休了,还一天到晚‘爬格子’,写不够,累垮了身体怎么办?”我无言以对,一笑了之。因为我从中学开始就热爱写作,喜欢这种苦差事,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无怨无悔。

其实,“爬格子”有苦也有乐,有忧更有喜。每当看到自己的文章播出、见报时,每当收到一封封热情洋溢的听众、读者来信时,每当捧回一本本红灿灿的获奖证书时,我的心里就充满了喜悦和慰藉,其间的快乐和幸福是无法言喻的。

二十几年来,长年累月深入农村牧区、厂矿学校,足迹遍布天山南北,采写了大批消息、通讯、专访。除在电台播出外,相继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新疆日报》、、《民族团结》、《新疆青年》等报刊上发表。有些作品在自治区和全国获奖,《家家牛哞声,户户奶茶香》还被选入《全国短新闻选》一书。曾先后被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新疆广播电视报和自治区广电局评为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20xx年5月出版了一本散文随笔集《生活漫笔》,为新疆的新闻事业尽力尽责,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与母校六年的培养教育是分不开的,成绩和荣誉应当归功于母校!当然,我所取得的成绩是微不足道的,不值一提。但不管怎样渺小轻微,我这个普通平凡的上海知青、“新中人”在新疆没有虚掷精力,没有虚度年华,没有给母校丢脸。

在新疆生活、工作的四十多年漫长时间里,我梦绕情牵地惦念着母校,永远忘不了自已是“新中人”。退休前后,有感而发,撰写、发表了《每逢佳节》、《眼镜的故事》、《难忘的老同学聚会》等文章,借以抒发对母校老师同学的思念之情。

教育的日志5

你要尽一切力量,使你心中独特、美妙的本质成熟为目标。

每一位少年朋友都曾一度想当车夫、猎人、将军、或歌德、唐璜之类的人。这是完成自然发展、自我教育的一部分,因为空想可触及未来的可能性。但人生常常无法满足这些愿望。

少年或青年的梦,大多最终幻灭。

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反复地把不适合于自己的愿望、动摇自己本性的要求,加诸身上而深自痛苦。但在这当中,也有内在觉醒的时刻,也会反复思索。

没有一条路能够让我们走出自己,走入别人心中。我们必须带着自己的才能和缺点步过人生,然后一步一步前进,将自己以前做不到的事,逐渐进行起来。即使是片刻的时间,也能毫无疑问地肯定自己、满足自我。

这当然不会延续太久,但在我们专心努力时,会感到我们心中最深奥的东西,自然地成长、成熟起来。而只有这个时候,人和世界是相调和的。

你要尽一切力量,使你心中独特、美妙的本质成熟为目标。

尽量舍弃和别人相同的部分,至少不要相信它,你才会觉得快乐,否则生命毫无价值。

教育的日志6

师德古来有之,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良好的师德成就一位平凡的教师,恶劣的师德毁掉一位成就非凡的教师。

1、首先要爱岗敬业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而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献身教育是一种精神境界,教师必须具有伟大的无私奉献精神。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2、其次要热爱学生,乐于奉献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3、再次要善于创新

传统意义的传道、授业、解惑是对为师者业务职能的概括,今天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从“传道”者转向学习知识的引路人,从“解惑”者转向发现问题的启发人,从“授业”者转向解决问题的参与人。

总之,当今时代,人们只有具备了学习的能力,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获得生存的社会位置。教师要更具备这种能力,才能无私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教育的日志7

舒乙在向记者谈到他父亲老舍时,提到两件趣事:老舍先生一生当中,大部分时间用在写作上,要求环境绝对安静,字斟句酌间,往往表情非常严肃。

但有时,他又充满童心,非常逗乐。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年末测试,舒乙竟然考了全班第一。他举着大红奖状来到父亲面前,美滋滋地说:“父亲,快看,俺中了头名!”老舍放下笔,从书堆里抬起头来,笑眯眯地拿着奖状左看右看,然后哈哈大笑:“儿子,你是好样的!但是老师悉心教导的恩情可不能忘,咱得给老师送点儿礼啊!可是,送啥好呢?”老舍言罢,想了一会儿,便钻进厨房。正当舒乙一头雾水的时候,老舍提着一只油嫩鲜美的烤肥鸭递到舒乙手中,说:“儿子,给你老师送去!”,“不,回来!”刚要出门的舒乙,连忙缩回一条腿。只见老舍大笔一挥,“唰唰唰”写了一张纸条,曰:奉上肥鸭一只,老舍。舒乙说,直到现在,他的老师还保存着那张条子。

老舍在教育孩子方面,只有两个字:无为!他不看重功课,也没有强迫舒乙学贯中西,子承父业,甚至还希望舒乙长大后当木匠或是拉车。但是,舒乙却学了理工科,老舍非常高兴,竟然还生出些小得意。因为,当时理工科是建设国家最实用的。那时的人们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每当理工科同学到舒乙家玩时,老舍总会拿把小椅,像一名小学生,安安静静地坐在一旁,听他们讲话。他们说到哪,他的眼神就跟到哪,还在小笔记本上恭敬地写写画画。后来,老舍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可喜的寂寞》,表达对儿子及他同学的无限崇拜之情。

大学时,舒乙的专业是研究如何从木材里提炼酒精。学文的老舍就更不懂了,所以他最崇拜儿子舒乙。有朋友到他家来,老舍会像小孩子一样不失时机地向朋友煸能:“我儿子比我强啊!他懂得怎样用木头来造酒,你们说,神不神?”等朋友们要凳子坐的时候,老舍笑呵呵地卖个关子:真不巧,你看我们家的桌椅板凳,全被我儿子劈掉造酒了……

作为一名文学泰斗,老舍先生没有架子,知恩图报,虚心向晚辈学习,连他爱煸能的小缺点,也带有几分孩子般的小情趣。

老舍先生的“无教育”胜似“有教育”,如同一片广袤葱嫩的原野,一群小羊仔在自由自在地啃草,至于小羊仔们喜欢啃草根还是摘草叶,选择三叶草还是婆婆丁,牧羊人不管,那是它们自己的事,只要无毒无害就可以了。结果,舒乙这只小羊仔,在“放养”的自然环境下,在科技兼文艺方面成长为万众瞩目的领头羊。

教育的日志8

已经是见习第四周了,这周我和我的同学已经开始写教案,上课了,说真的,我们真得不能小瞧写教案,其中的组织过程十分重要,并不能面面俱到,上课的时候自己也很紧张。我记得老师说过,你也许以为自己的教案万无一失但等到上课时却会有意想不到的麻烦,所以备课的时候要想到一切可能出现的麻烦,首先要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这样才能上好课。

我上的是美术课,教具也准备的很齐全,上课时由于没有考虑周全,没有跟他们讲情楚该怎么画就把作业发给他们了,后来幸好有主班老师的提醒。老师说如果先发作业纸,他们就不会认真听讲了,上课时他们一直叽叽喳喳的,我真得不知道该怎么办,脑子里都是空白,还好有老师的帮助,才把课上好。

一堂课下来我觉的自己上得很失败,因为并没有教好他们,想一想,幼儿园的课也没那么简单,虽然只有短短的15分钟,但想要上好还需要能力,也得考虑周全,要考虑一切可能出现的因素,要做到面面俱到还真是有点难。所以小课堂却是大智慧。

教育的日志9

和一切事物一样,任性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意义。任性的孩子性格上确实存在着严重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如果不进行教育,它可能发展为自私、放纵、固执等不良性格。

而有些孩子某些行为表面上看似是任性,实质上则是独立性和意志力坚强的表现,或是当孩子正当的要求受挫后所出现的一种合理的.反抗情绪。在这种任性中当然包含着合理的心理因素,如果引导好就可以发展为独立性强、有创造性、有主见等良好的个性。

一个一岁的孩子每次吃饭都要抢着自己拿勺吃,不依他就又踢又闹,连吓带哄都不行。

一个两岁的孩子把哥哥的手抓伤,爷爷用竹鞭逼着他:“是向哥哥认错,还是伸出手来?”结果他死不认错,打完左手再打右手,始终不哭。前一个孩子的任性中含有独立性的萌芽,后一个孩子的倔强中又包含着任性的成分。

任性和独立性、任性和倔强常常这样混在一起很难区分,它们之间相隔只是一步之遥。

独立性是孩子成长中的合理的心理需要,大人如果阻止他,就是低估了孩子的积极性和能力,不但对孩子成长不利,反而会助长他“你要他干他偏不干,你不让他干他偏干”的这一非理性意志。

任性不同于独立性,它是不分好歹的为所欲为,大人如果无原则地迁就孩子,不但不会促进孩子的独立性,反而会滋长任性。

倔强是明辨是非的坚韧和勇敢,其中蕴含着独立性的因素,它是一个人最可贵的性格品质。

心理学家在2.5岁学龄前儿童中挑选了100名反抗性较强的儿童以及100名几乎看不出反抗的儿童,对他们进行直到青春期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反抗性强的儿童中,有84人意志较坚强、有主见、有独立分析和评判事物并做出决定的能力:在反抗性弱的儿童中,只有26人意志比较强,其余的遇事不能独立承担任务、做出决定。

可见孩子从小倔强、富有反抗性是很可贵的品质,有助于独立性发展。只要我们善于疏导,就能使任性的发展趋势转化为孕育独立性的良机。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品质,关键就在于我们的疏导和教育。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孩子个性的某些不良表现,同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在训斥、打骂或溺爱气氛中成长的孩子,他们的性格不是优柔寡断、无所适从、逆来顺受,就是固执、任性、刚愎自用。而在民主气氛中成长的孩子,其性格表现为开朗、温和、活泼,很少形成任性。

教育的日志10

身为班主任的我,太习惯了与家长这样的对白:近段时间很忙,没顾得上看孩子,没想到他的表现,真令人失望……

电话每每到这地方的时候,我都会把听筒渐渐远离耳边,然后用大拇指做好一级准备,随时切断这次通话。因为我知道,交流一旦到达这个地方,很多的反馈或者建议早已毫无意义。

的确,社会节奏的加快使得我们就像扭紧了发条的玩具马,蹦蹦跳跳,不能停歇。的确,生存的压力,家庭的负担伴随着成长一路拥挤而来。甚至很多时候,在外打工的你连回家的行囊都已忘了打包……

可是,你却不知道,你所有努力的传承者,你的孩子此刻的现状。他课堂上的自卑和无助,班级生活中的慌乱与彷徨,与人交往中的价值和选择等等诸如此类。这些成长的问题和烦恼,在你常常留恋的KTV,在你低头就看的朋友圈中,没有位置!

钱,物质生活,这可能是你最冠冕堂皇的理由。“忙,顾不上,你就应该自己照顾自己,我小的时候如何如何”,这些话语可能是搪塞别人,安慰自己最好的借口。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孩子,是细胞的延续。心理学的研究和社会实践一再表明,缺少亲情维系,没有家庭关爱中长大的孩子,极容易浑浑噩噩,误入歧途,在他们人生中最该努力学习的时期,消费时间,打发青春。

家庭,亲情,特别是父母的关爱是一个孩子努力最好不过的理由,在爱的维系下长大的孩子阳光开朗,这样的性格基调会为他进一步深造,今后走向社会奠定重要的人格基础。所有的这些,钱,根本办不到。所以,在教育面前,可以毫不夸张地宣扬这句名言,只要能用钱解决的事情都不是难事。

家庭教育中最好的方式,莫过于陪伴。不需要大而无畏的道理宣扬,不需要遥不可及的梦想激励,不需要开车追逐般的补习班轮休,不需要一出问题非打即骂的野蛮家教。你所做的很简单:听他,看他,陪他……

你会发现,当你一旦坐下来,和孩子面对面,他所有生命鲜活的本能,内心隐藏的正能量都会被慢慢激活;你更会了解,孩子的世界里也有大厦,日月山川,星辰旷野,天真的纯,傻傻的美;你更会懂得,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缺陷,星座偶像,八卦头条;你更会领悟,一颗嫩芽慢慢褪去光华,发荣滋长的曲折的美。

陪陪孩子吧,扔掉你所谓的匆忙,回归家庭,回到孩子身旁,听他讲同桌掉门牙的故事,看他做作业时候的专注,追他更迭不断的动画……

事实上,教育就是这样,你也会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一次次,一点点的陪伴中孩子生命溪流就会被你牵引,他前行的曲折就会被你疏通,你会惊讶地扭头,因为他清澈的眸子里倒映着你的青春。

当然,陪伴的无声绝不等于放纵的溺爱,如果他做出来一星半点地“错事”你当成小事,如果他表现出来冷漠的自私你当成他还小,那么,你的陪伴可能就是溺爱的开始,身为教育者的你始终要牢记:溺爱,是毁掉一个生命最好最有效的办法。

当然,教育是双向的,陪伴过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自己有那么一点青春年少,风华正茂!

朋友,当你看到此文的时刻,赶紧地,回家!

如果你还年少如果或者苍老,赶紧地,转发!

教育的日志11

谈到教师,很多人会想起鲁迅先生的那句“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对教师无私精神的赞美。不同于其他职业,教师被称为天底下最崇高的职业。但是,近几年出现的殴打教师,辱骂教师,将教师告上法庭的事件屡见不鲜。这似乎在提醒我们,这光辉的职业正被黑暗一点点吞噬。这也时刻体现我们,教师必须明白自身的权利和义务,也要懂得为人师表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尤其是在人民教师这一岗位上,要去思考如何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

经过本次的学习,我不仅更新了自己对教师岗位的认识,更是清楚的意识到自己教书育人的地位,也认识到了作为一名教育前线的教师应尽的责任,应履行的义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该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工作中,要严格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讽刺,挖苦,不威胁、责难家长;时刻以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不穿奇装异服,处处“身正为范”;对于后进生,不拔苗助长,不讽刺挖苦,要耐心教育。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作为一名班主任,也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成长历程,以及学生的未来目标理想,这样才能真正的帮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有句话说的好:“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新时期的教师应该具有创新精神。教育还应该出其不意的情况下开展,让说教润物细无声,真正感化到学生的内心。

总之,以德立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并紧紧围绕新时期师德素质要求和师德行为规范,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做一名为人民服务的教师。

教育的日志12

人们在未受外界自然、刑事犯罪分子侵害,没有面临生与死的威胁时,似乎感受不到生命与保护生命的重要性;但当一个人真正遇到危险,意识到需要自我保护的时候,往往已经来不及了。

所以,培养孩子从小学会自我保护是非常必要的。

在一个十分繁华的商场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三个十四五岁的学生放学后到商场里闲逛,遇到了几个不三不四的成年人,其中有一个人上来对走在后面的一个学生进行勒索,并用刀子相威胁。

走在前面的学生回头看见了就返回来,周围也围了几个人。勒索者见人多了就说:“算了,算了,走吧。”学生也把拿刀子的人放了。

勒索者见学生们还不紧不慢地往前走,就又返了回来。两个学生跟他理论,暂时稳住他,另一个学生跑去报了警,警察及时赶到,才未酿成大祸。

事后,有人称赞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到底如何呢?

记者问:“歹徒威胁你们时,你们是被动的,是受欺负的,你们为什么不呼救?”

学生们答:“没想起来。”

记者:“歹徒第二次返回来再次威胁你们,你们为什么还不呼救?”

学生们答:“周围有那么多人在看着我们都不管,喊也没用。”

其实,这是错误的。只要喊一声“救命”,问题的性质就不一样了。

不喊,人们还以为是两帮流氓在斗殴,人们在看热闹。

喊了,人们就会明白,流氓在欺负赤手空拳的孩子,就会引起巡逻警察的注意,毕竟是繁华的地方,歹徒也胆怯,情况就会完全不一样。

有的学校有一节自我保护课,就是专门练习遇到危险时呼喊“救命”的,开始90%的人喊不出来。为什么?怕别人笑话,在虚拟的环境中尚可以这么解释。

那么上述三个学生都遇到生命危险了,为什么也喊不出来呢?第一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起来,第二他们没有受过这种训练。

有一位老师问学生们:“陌生人敲门开不开?”学生们都说:“决不开门!”但在实际生活中,这些孩子又是怎样的呢?第二天老师派人随访了几个学生,结果是敲一家,开一家。

生活是美好的,但生活中也处处存在着危险。研究人员有项调查发现,60%的事故是发生在家里,或者在家的周围,家是人过日子放松的地方,往往更容易出问题。

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他们觉得自己大了,不再需要父母带着外出了,能独立到商场、活动场所了。

别看他们的身体发育已接近成年人,但父母还应教给他们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

教育的日志13

现代继续教育以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合作、创新的平台,我将积极利用这个机会,刻苦学习“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努力提高自身的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我非常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把继续教育研修作为提升自身素养,促进专业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式。

为了保证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获取最大的学习效益,我几乎每天都安排了一定的学习时间和内容,把学习、作业、交流、讨论互相穿插,将近一个月里我用课余时间和双休日完成了多项选修课程的学习,在网上向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名师学习,在学习中,我还做了大量的学习笔记,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

继续教育学习课程里有丰富的知识讲解,包括视频、教案和课件,我每次看后,总要有一个思考,即如何将这些优秀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带进自己的课堂,有针对性的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刻苦钻研以求更大程度的吸收这些知识,结合教材所需,让自己不断进步,争取做一个称职的教师。

继续教育学习也是一个互动平台,需要大家共同参与,其中分有班级,在论坛中我们可以互相研讨,把自己的学习体会经常同教师们交流,运用所学经验积极向老师们征求意见,积极修正,取长补短。这个方法可以促进广大教师共同提高。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积极思考,不断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同时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教育的日志14

如果你的孩子任性,那么孩子已经抓住了你的弱点。办法很简单,学会坚决地对孩子说:“不”。

(1)让孩子没有空子可钻。妈妈可事先跟孩子订立私下协议,让他没有反悔的余地。

(2)告诉孩子做人必须守信用。妈妈可以清楚地告诉孩子:“我们两个人都要说到做到。谁反悔了,谁就是一个不守信用的人。”

(3)孩子必须清楚地答应他同意这个协议。孩子坚持要违反协议时,你必须告诉他一个不守信用的人谁都不喜欢。

(4)眼睛看着孩子,表情严肃、平静,不要笑,让孩子觉得有可趁之机。

(5)拒绝孩子时,说话要简洁:“不行,我们已经说好的事情不能反悔。你必须……”如果孩子继续坚持他的无理要求,你要更简洁地拒绝他:“不行。”如果孩子更加执拗,哭闹、喊叫,弄得你很难堪,你可以不说任何话,直接抱起孩子回家。

如果遇到入园的时候,你正赶着上班,这时可以二话不说,直接送孩子到班里,跟老师说明情况,然后离开幼儿园。如果孩子坚持不吃饭,或吃零食,你必须坚持不给他零食,同时让他不吃饭。

(6)拒绝孩子的当时,不要跟孩子争辩太多,事后等孩子和你都平静下来的时候,再讲道理。但值得注意的是,你必须以尊重、平等的态度跟孩子说话,这样孩子才会接受你的意见。

妈妈屈服于孩子的无理要求,总有不可辩驳的理由:为了上班不迟到:为了摆脱自己在公众场合的难堪;为了孩子更高兴;为了孩子不饿着……这些饱含“母爱”的理由,会让孩子更任性.让妈妈付出母亲的自尊和权利,而且付出换来的只是孩子暂时的快乐和妈妈暂时的轻松。

殊不知一味的妥协,一次次的忍让,只会把问题搁置下来,“腐蚀”了孩子成长的根基,为孩子将来的生活埋下了无数隐患。

教育的日志15

今年暑假我省开展了初中政治老师远程教育培训,天气虽然很热,但是感觉很充实,收获很大,因为教育远程研修改变了我的生活,每天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陆我们的班级,在新的作业、日志、话题中汲取我需要的营养。从网上的专家学者那里学到了很多。学习的过程是短暂的,但学习的效果是实在的,令人回味无穷。

通过培训,我加强了自身科学素养和教育素养的提高。既重新认识到了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应该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又开阔了视野,进一步更新了观念,并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于自己的实际工作,使我的个人修养和个人业务水平都得提高。

通过培训,通过专家的讲解和指导,我在理论的形成方面有大幅度的提高。提高了我对新课标的认识,对“三贴近”教育原则的认识,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拓宽了思路,对新课程的认识和实践都有了质的飞跃。对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通过培训,通过和其他老师的交流、研讨,我在课堂教学方面获得了很多的经验,开阔了视野,学习积累了很多教学的好方法,好途径。如;在导入方面怎么样更科学合理;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方面,学生应该怎样做,老师怎样起引导作用;在课堂设问方面有那些技巧;在板书方面怎样更清晰,更全面等等。

通过培训,很好地解决了我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问和困惑,原来在教学中一些束手无策的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借鉴和启迪。让我能重新的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对自己以前的教学有了一次彻底的反思。